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红色文化 || 紫陵,我们没有忘记!

    信息发布者:杨河村
    2019-07-01 22:27:11    来源:九道堰传媒   转载

    沁阳市紫陵镇是中共沁阳第一个党组织成立的地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太行区四区、第四军分区和沁阳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区域,多次成为太行区四区机关与沁阳县委驻地。2019年4月,值中共沁阳第一个党组织成立87周年之际,中共紫陵镇党委、紫陵镇人民政府位于镇政府驻地的原紫陵开化寺沁阳第一个党组织成立的地方建成“初心馆”,九道堰传媒参与谋划、党史征集。“初心馆”,旨在告诉后人------


    紫陵,我们没有忘记!


    沁阳建党记

    紫陵镇政府原开化寺:中共沁阳市第一党支部旧址。


    1932年3月初,中共河南省委秘书长杨斯萍派李新民来沁阳帮助筹建党组织。李新民到沁阳后见到了郭大佛,就在紫陵(建中)小学住了下来。经与郭大佛研究,他们先后在紫陵、县城北街和城内关帝庙召开会议,介绍李冠慈、郭舜仁、任建樟、黄本昆、王新民、王执春、周瑞麒、郭英等人入党,同时发展尚思光为共青团员。

    1932年3月,中共沁阳县支部委员会成立会议在紫陵(建中)小学(紫陵开化寺内)召开。会上,省委特派员李新民庄严宣布:中共沁阳第一个党支部正式成立。同时宣布郭大佛为党支部书记,任建樟兼任沁阳县团支部书记,并对以后的革命任务、组织发展和如何把沁阳革命活动推向高潮提出了要求。与此同时,郭晓棠和齐欣也在开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沁阳党支部的建立,揭开了沁阳革命斗争新的一页。从此,沁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前仆后继,历经艰难曲折,赢得了革命事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宣誓方式

      每位党员用枪对着胸口,轮流宣誓.

    入党誓词

    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列主义,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机密,誓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宣誓人,XXX。

    党员名单

        沁阳第一个党支部创立时期,全县已有共产党员12人,分别是杨介人、郭大佛、郭舜仁、李冠慈、郭晓棠、任建樟、齐欣、黄本昆、王新民、王执春、周瑞麒、郭英。其中紫陵镇籍占三分之二。

    中共沁阳党组织称谓与驻地变迁

    1932年3月,中共沁阳地方组织在紫陵建中小学(即开化寺)成立,始称中共沁阳县支部委员会,郭大佛任支部书记。“沁济暴动”失败后,党组织曾一度停止活动。

      1933年3月,在王耀轩、李冠慈、马纪民等人努力下,中共紫陵完小支部委员会在紫陵重建,恢复党的活动。王耀轩任书记。7月,中共河南省工委巡视员李新民指示成立中共沁阳县工委,李冠慈任书记。

    1935年7月,中共豫晋边特委在沁阳县闫斜村改为中共豫晋边临时工委。与此同时,成立中共沁阳县委,王毅之任书记。9月,沁阳县委改为沁阳中心县委,辖沁阳、孟县、济源三县党组织。

      1937年12月,中共沁阳县委在东紫陵组建,马纪民任县委书记,组织委员冯精华,宣传委员任雷远。

      1938年2月22日,日军占领沁阳。中共沁阳县委随中心县委转移至山西梨川、阳城横河镇。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3月至4月,沁阳县委书记马子明等先后转移至大河里(济源五龙口镇和紫陵西部地区)、孟县、杜八联。

    1945年4月,撤销晋沁建制,在紫陵乡赵寨村组建中共沁阳县委,张青山任书记,辖西万、义庄、尚庄3个区分委。同时成立沁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沁阳县大队。

    1945年11月8日,沁阳县城首次解放后,中共沁阳县委机关由紫陵迁至县城。

    1946年10月15日,国民党再次占领县城,县委机关由县城撤至紫陵。

    1947年7月,沁阳县城二次解放,县委机关重新入城办公。



    紫陵革命运动与事件

        

    01

    紫陵反封建斗争

      1927年3月,国民党左派人士郭济英筹建国民党沁阳县党部。启用进步青年,宣传刷新政治,改造社会风俗。在县北农村建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发动农民清算乡村帐目,清理公产公款,斗争土豪劣绅,夺取乡村政权。同时毁庙兴学,剪辫放足,提倡科学民主,破除封建迷信,在较短时间内建学校20多所,农协、妇协会员分别发展至420余人和240余人。

    02

    紫陵农民运动

    1928年春,国民党左派人士郭大佛、郭济英等在沁阳县紫陵一带发动农民毁庙兴学,反对封建迷信,组织农民协会,清算“团总”、保长账目,斗争土豪劣绅,使农民运动盛极一时。

    03

    紫陵惨案

    1929年2月10日,沁阳县紫陵以土豪任全伦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唆使暴徒纵火焚烧、拆毁郭大佛、郭晓棠等多家房屋.捣毁学校,杀害进步青年郭建中,酿成震惊豫北数县的“紫陵惨案”。郭大佛、李冠慈等联名告状,并四处演讲,揭露事件真相,但国民党县当局漠然置之。郭等深感失望,暗自脱离国民党,组建青年团,并转而采取激烈手段同反动势力抗争

    04

    沁济暴动

          1932年9月6日,党继新、郭大佛领导国民党沁阳六区自卫队及部分党团骨干首义义庄,成立豫晋边红军游击队第四大队。他们解除地主武装,将地主粮财分给农民,向济源山区进军。9日,义军突袭济源武山区公所,毙敌7人,缴枪10余支、子弹300余发,又成立豫晋边红军游击队第七大队。几经转战,起义开始以原大寨为大本营,开展豫晋边游击战争。游击队打击恶霸、豪绅,摧毁反动政权,发动群众分大户、抗捐租,建立农民政权,并打退敌数次进攻,使革命势力扩大到方圆百余里,已具备“苏维埃区域的雏形”。红军游击队声威大振,发展至100余人。

      1932年11月19日,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调集正规军两个连及济源、沁阳、孟县地方反动武装1000余人,并在山西阳城民团及孙殿英部配合下围攻原大寨,沁济暴动失败。沁济暴动历时3月,震撼中原,打击了反动统治势力,扩大了党的影响,支援了鄂豫皖苏区,在河南和焦作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焦作解放战争

    战略指挥中心


    1947年春之后,太行区四地委、四专署、四军分区各机关陆续移驻沁阳县西北部赵寨、紫陵一带。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部驻地、第四专署驻地均在赵寨村,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第一后方医院驻地、地委党校驻地在西紫陵村。温县、修武等县政府驻地在紫陵、范村一带。7月,太行区公立第四联中(焦作一中前身)迁至紫陵一带。

    1948年10月26日,中共太行区第四地委、太行区第四专署、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机关陆续从紫陵、赵寨迁入焦作。

    在解放战争时期,紫陵镇成为豫西北革命斗争的大后方,成为焦作地区革命斗争的战略指挥中心。

    01

    沁北战役

    1946年10月31日,驻沁阳国民党三十八师五二九团侵扰沁阳县北地区。太行军区四军分区四十五团在沁阳地方武装配合下在景明、万善、大朗寨一带将敌包围、分割。经激战,毙敌营长以下200余人,俘350余人,缴迫击炮1门、轻重机枪12挺、步枪200余支。1947年1月,三十八师五二九团进攻沁阳县北盆窑一带。四军分区四十六团及沁阳县民兵再次痛击敌人,歼敌400余人。

    02

    赵寨整党

    1948年1月11日至2月15日,中共太行区第四地委在沁阳赵寨召开区以上干部整党会议。焦作市和沁阳、温县、修武、博爱、武陟、修获武等县区以上干部1163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土地会议和晋冀鲁豫中央局冶陶整党与土改会议精神,学习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和阶级分析等文件,以“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主要内容整顿了干部队伍。会议纠正了土地改革中“乱打乱杀”的“左”倾错误,对干部、党员进行了政策和组织纪律观念教育,对乱打乱杀、侵犯中农和工商业者利益、官僚主义、阶级界线不清、贪污腐化等问题作了审查处理,为焦作地区的解放和全面进行土地改革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03

    土地改革

    赵寨整党结束后,各市(县)把土改工作作为党的中心工作认真研究部署。2月至10月,地委副书记赵时真、地委宣传部部长高宗智先后率工作团到沁阳孔村,温县杨垒、黄庄等进行土改试点,取得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各市(县)相继展开土改工作,改变了农村不合理的土地占有制度,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基本分得一份土地,从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焦作及各县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普遍开展扫除文盲运动,村村建立识字班,户户有人参加扫盲学习。小学、中学教育事业也迅速恢复、发展。

    04

    党组织壮大

      1948年10月,焦作、沁阳等县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据太行、太岳区统计,焦作县设党支部10个,党员总数为82名;沁阳县设党支部95个,党员总数为1678名;温县设党支部44个,党员总数为659名;孟县设党支部15个,党员总数为321名;修武县设党支部37个,党员总数为383名;博爱县设党支部108个,党员总数为1737名;武陟县设党支部44个,党员总数为551名。

    05

     温县解放

      1947年4月12日凌晨,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四十四团、四十六团、沁阳独立营等在四军分区司令员何正文率领,并在温县地方武装配合下对温县县城守敌发起攻击。经10小时激战,一举攻克温县县城,毙敌117人,俘国民党县长于锦江以下125人、地主恶霸135人,缴机枪5挺、步枪120余支、电台一部等。温县县城解放。

    06

    博、沁、修、武解放

    1947年7月,太行军区及第四、五军分区部队在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四军分区司令员何正文率领下向道清路沿线敌军发动猛烈攻势。4日,博爱县城解放。6日,沁阳县城第二次解放。7日,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收复孟县城。17日,武陟县城解放。18日修武县城解放。经10余日激战,共毙伤敌1170余人,俘3163人,收复土地近900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5万。后修武、武陟县城再次为敌占领。

    07

    南下支前

    1947年8月22日至26日,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谢(富治)集团第四纵队、第九纵队从晋南茅津,济源下关阳、河清口等渡口强渡黄河,挺进豫西。焦作、沁阳、孟县等组织得力干部及民兵、民夫1.44万人随军南渡。其中沁阳县挺进支队3156人,博爱县支前民工大队1800余人等。民兵、民夫等先后随大军转战新安、渑池、宜阳、临汝、叶县等二十余县,最远至陕南、鄂北,历时半年至1年之久。他们为解放军运输弹药、守卫仓库、护送伤员、押送俘虏,并直接参与对敌作战,不少人立功受奖,为河南和全国的解放作出了特殊贡献。



    沁阳早期革命人物

    杨介人

        杨介人,字廉泉,曾用名介臣,1899年生,今沁阳市崇义镇人。1919年12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后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杨介人从苏联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共安阳县委书记、汲县地委书记等职。1927年至1932年间,杨介人多次回到家乡沁阳、温县等地做秘密工作,建立中共党的组织,进行革命活动。期间曾在彰德(今河南安阳)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经营救获释。1932年底,杨介人在天津领导工人运动时再次被捕,1936年12月底被杀害。

    郭大佛

        郭大佛,曾用名郭天信、郭文祥、郭秋人、江远侯,1908年生,今紫陵镇紫陵村人。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创建中共沁阳第一个支部,并任支部书记。1932年6月,任中共沁济边临时总支宣传委员,9月,组织并领导了震惊豫晋两省的“沁济武装暴动”。1934年春末,任豫晋特委负责人并负责组建豫晋特委。1938年初,任“华北抗日游击军”司令。1938年4月,在与日军作战中以身殉国,时年30岁。

    任建樟

        任建樟,字香桥,1912年生,今沁阳市紫陵镇紫陵村人。1932年3月,任建樟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推举为第一任团支部书记。1932年9月,任建樟参加并领导了“沁济暴动”,在率领豫晋边红军游击队第四大队,向济源原大寨进发途中,遭到国民党地方团队包围。后在晋城县南的阳城山中被捕,虽严刑逼供,宁死不屈,只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1933年6月28日,任建樟在开封被杀害。

    郭舜仁

    郭舜仁,1909年生,今沁阳市紫陵镇西紫陵村人。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沁阳首批中共党员之一。1932年9月,郭舜仁参加并领导了“沁济武装暴动”。暴动失败后,转战山西阳城一带,不幸被捕。郭舜仁被押至开封绥靖公署监狱。身遭酷刑仍宁死不屈,始终未暴露党组织和革命阵营半点机密。1933年6月28日,郭舜仁在开封被杀害。

    郭建中

      郭建中,1903年生,今沁阳市紫陵镇西紫陵村人。1920年考入省立第十三中学,毕业后,在紫陵小学任教。大革命开始后,他在各村组建农民协会,抄了劣绅任全伦的家。1929年,郭建中带领学生在紫陵村进行革命宣传时,被任全伦唆使地痞流氓活活打死,成为震惊豫北的“紫陵惨案”。

    郭晓棠

        郭晓棠,原名郭全和,1910年生,今沁阳市紫陵镇西紫陵村人,中共河南省委早期领导人之一。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河南省临时工委委员、中共豫西工委书记、中共豫西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兼省委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等职。1949年10月起,历任河南大学文教学院副院长兼政治系主任,河南大学教务长,开封师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河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州大学常务副校长等职。

    周瑞麒

        周瑞麒,字千里,1911年生,今沁阳市西向镇虎村人。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沁济暴动”失败后,曾同李冠慈等人重新组建沁阳党支部。1938年春,参加抗日游击队和道清游击队,曾任博爱豫北公学教务长,修(武)、获(嘉)、武(陟)中心县委秘书,(道清铁)路南工委书记等职。1941年,周瑞麒回到沁阳打入伪军李端章内部做地下工作。1945春,在解放义庄战斗中,英勇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

    李冠慈

    李冠慈,原名建通,字贯之、冠慈,曾用名李迪,1908年生,今沁阳市紫陵镇王村人。1932年3月,李冠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与组建沁阳县第一个党支部的活动。1933年春天,“沁济武装暴动”失败后,李冠慈与王耀轩、周瑞麒等重建党的组织。1938年初,李冠慈参加八路军,曾先后任山西省盂县区委书记、灵寿县县长、平西行署专员、冀东行署秘书长等职。1947年冬,李冠慈因病逝世,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毅之

        王毅之,原名王廷正,1915年生,今沁阳市山王庄镇山王庄村人。193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春,任晋豫边特委组织委员。同年夏,先后任中共沁阳县委书记和沁阳中心县委书记。1938年2月任豫北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政委。1940年6月,任中共晋豫区第三地方委员会书记。曾在济源杜八联组织自卫团,坚持开展敌后游击斗争。1943年初,任太岳军区第四地委副书记。全国解放后,任中央轻工业部副部长、顾问等职。2001年因病逝世。

    田时风

    田时风,笔名矢锋,1913年生,今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日寇侵占沁阳后,田时风率领地方武装与国民党40军合作,粉碎了日寇进山扫荡的阴谋。1939年9月,田时风在中共沁阳中心县委首届党代会上被选入县委领导班子。10月,田时风带领抗日武装工作队参加八路军,被编入八路军豫晋游击大队新五营,任教导员,后历任八路军第129师第1旅旅部统战科长,太岳第二分区敌工科科长,沁济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晋沁县民主政府县长。1943年12月,田时风在衙道村被前来“扫荡”的敌人杀害。 

    冯精华

        冯精华,1916年生,今沁阳市西向镇义庄村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冯精华先后调任中共沁阳中心县委武装委员,晋豫边游击队警备大队副大队长,豫晋边游击队第一大队大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新一旅第二团一营营长。在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中,冯精华率部屡建奇功,曾被授予“模范营长”称号。冯精华曾先后担任太岳军区四分区参谋长、吉林军区二十四旅副旅长兼吉南军分区司令员,四十三军参谋长等职。1950年12月23日下午,冯精华执行公务时因车覆不幸逝世,叶剑英、杨成武悼念时曾对其给予高度赞誉。

    马子明

    马子明,1921年生,今沁阳市西万镇景明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土河区委书记、沁阳县委书记、晋沁县委副书记、代理书记,专署干校校长、地委土改工作团副团长,华北局宣传部干事、办公室副主任,西北局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西北工交干部学校校长,工业管理干部学院顾问等。

    任小风

    任小风,又名任有志,1914生,今沁阳市紫陵镇紫陵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任小风先后担任游击队政治部民运工作队队长,三大队教导员,八路军一二九师新编第一旅二团三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政委。1942年日军太行区扫荡时,任小风率部参加了保卫八路军总部及刘伯承师长安全转移的战斗,受到彭德怀副总司令的表扬。任小风历任沁阳县民主政府县长,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山西省卫生厅厅长,中央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国务院文办卫生组长等职。

    张青山


    张青山,1917年生,今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善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任文化教员。1938年6月,张青山任沁阳县委组织干事、部长。1941至1943年一年多时间里,张青山被国民党军队逮捕2次,被日本军队逮捕1次,在监狱中受尽各种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张青山曾先后担任沁阳县委副书记、书记,太行区党委党校总支书记,淇县县委书记,濮阳地委宣传部长、地委副书记,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部和河南省农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秘书长,省农业厅副厅长等职。

    李槃

    李槃,1910年生,今沁阳市紫陵镇王村人。1935年参加“民先”组织。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沁阳工作委员会委员、区委书记,晋豫边地委秘书长,冀鲁豫边区党委秘书、副秘书长。1945年7月至1946年3月任沁阳县县长。后历任中学校长、太行行署教育处副处长,中共太原市委党校校长、市委常委、文教部长,山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山西省出版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中共沁阳地方组织历届书记、副书记

      (1932----1949)            

    建国前

      1932年3月至1933年2月,中共沁阳支部委员会书记郭大佛;

      1933年2月至1933年7月,中共沁阳支部委员会书记王耀轩;

      1935年7月至1936年2月,中共沁阳县委(中心县委)书记王毅之;

      1936年3月至1937年3月,中共沁博边区委书记王文英;

      1937年9月至1938年6月,中共沁阳中心县委书记王毅之;

      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中共沁阳县委书记马纪民;

      1938年7月至1943年6月,中共沁阳中心县委书记王新波、王毅之、刘刚、王毅之;

      1939年12月至1940年4月,中共沁阳县委书记武尚勋,副书记马子明;

      1940年4月至1941年6月,中共沁阳县委书记马子明;

      1941年7月至1941年12月,中共沁阳县委书记赵克良;

      1943年4月至1944年2月,中共沁阳县委书记刘峰,副书记马子明;

      1944年2月至1944年6月,中共沁阳县委书记马子明;

      1944年6月至1945年12月,中共沁阳县委书记唐万雷;

      1944年7月至1945年7月,中共沁阳县委书记张青山;

      1945年7月至1947年9月,中共沁阳县委书记刘峰,副书记张青山、路宪文;

      1947年9月至1948年2月,中共沁阳县委书记张青山;

      1948年2月至1948年11月,中共沁阳县委书记张俊卿,副书记张华。

      1948年11月至1949年10月,中共沁阳县委书记王庭栋。 


        6月21日,中共山王庄镇党组织在镇政府会议室举行“诵红色经典,颂党恩”诗词朗诵比赛,镇机关全体党员面对党旗宣誓。

           6月28日,中共崇义镇党组织的党员在杨介人烈士墓前举行“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兴崇义”主题党课活动。

        6月28日,中共王曲乡党组织的党员到王曲乡北孔村“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故里“颂”党恩、“学”党史、“忆”英烈精神活动。
        

    作者简介:

    赵新军,男,九道堰传媒主编。

          文字供稿:九道堰传媒

            图文编辑:丹水湾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