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抗战热土——古朴的后和湾

    信息发布者:杨河村
    2020-05-07 19:23:05    来源:河南路遥   转载

      后和湾位于常平村和前和湾中间,现有人口400余人。前和湾黄玫文化节开幕那天,隔沟北望,看到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那就是古朴秀丽的后和湾。

    据说,这里曾是1939年常平阻击战的主战场,是一片抗战的热土。川军47军、40军数千爱国将士,在我党领导的地方武装支持、配合下,在历时49天的阻击战中,共进行大小战斗400余次,击毙日寇2000多人,有效减轻了晋冀豫太行山根据地的作战压力。期间,有3000余名抗日将士血洒疆场。近年来,社会各界及众多将士的后人来此凭吊抗日先烈,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该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人才辈出,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张明忠、张俊良都是六十年代初期沁阳一中的高材生,因受文革影响,没有机会上大学。如今都已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热心公益,酷爱诗词,热爱民间文艺。他们结合民间传说,编排了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歌舞,深受村民好评。

      张明忠,现年73岁。高中毕业后曾任后寨水电站副指挥长,乡工业办公室主任。张俊良,现年72岁。曾任大队副支书兼民兵连长,任后和湾学校、张老湾小学校长二十多年。两人均为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沁阳作家协会会员和沁阳诗词学会理事、会员,积极参与常平阻击战的调研,先后协助沁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李建国等人在孟良山为常平阻击战抗日阵亡将士立碑一块,在后和湾立碑两块。

    站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听着两位老师的讲解,依稀可以听见隆隆的枪炮声、坦克的碾压声和激烈的厮杀声,以及日本鬼子释放毒气弹时,将士们无奈的咳嗽呕吐声……

      张俊良老师虽年岁已高,腿脚不灵便,但还是坚持和我们一起下山查看石板神泉。

      石板神泉位于后和湾村北边的水坑洼,在丈余长的石板上,凿有3个水池,水池满满,四季常流。现在由于采矿等原因,水比过去少多了。据说村内有一个老汉常年在这里担水饮用,活了99岁。还有一个放羊老人腿疼,挑了一担水,用了3天腿就不疼了。

      村里有很多民间传说,听着津津有味。据说桃花洞还有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呢!

      桃花洞位于常九路老和尚河对门口向北100米的西坡半山腰。洞深两丈多,宽一丈多,高一丈余。洞周围漫山都是山桃树,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犹如仙境。

    明朝年间,从山西迁下来两户,一户姓张,住在老木洼的东北坡;一户姓卫,住在老木洼的西南坡。张家有一女儿,聪明、伶俐,名叫桃花。卫家有一男孩,名叫和尚,机灵、勤快。两人每天在山坡上放羊。

    时隔三年的一天下午,乌云骤起,雷声大作,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们不约而同把牛、羊都赶到桃花洞背雨,雨下到天黑还没停。石河水暴涨,他们回不了家。就在洞里住了一夜。他们情投意合,情窦初开,海誓山盟,商定终身。

    第二天,他们回到家里。给各自父母述说。桃花父母死活不同意,还把桃花撵出了家门。桃花没法,独自一人跑到了桃花洞。和尚得知后,赶着羊群也追到了桃花洞。当夜,他们拜了天地,结为了夫妻。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山洞叫桃花洞。

      仙姑洞位于后和湾村东石门洼的石门外向东约100米的石崖上。洞深18米,宽3米,高2.5米。传说,该洞东2华里是丹河,丹河的源头是三姑泉。有一天,其中一位仙姑被山神欺侮,拦住了去路,回不了家。她便沿丹河南下,到八渡村边,发现山神在八渡前边丹河拐弯处拦截。她便急中生智,从八渡沟西去,飞到南山悬崖

    石壁上。挖洞钻入山中,躲过了山神的拦截。仙姑离去,留下此洞,因此叫仙姑洞.

      在常九旅游扶贫路的中段,有一条南上悬崖的窄道。从该道上到悬崖顶,便到了荒地洼,直通后和湾村北的不立岭。该窄道宽二尺,长十多丈,坡度很陡,两边是险峻的石壁,中间铺设石阶十六个。该道北望是石河,南面两边是陡峭的石壁。往上看,只有狭长的蓝天白云,人们称之为“一线天。”

      一线天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大宋年间,杨家将驻扎在九渡宋寨,每天操练武艺。有一天,杨二郎骑着红马,挎着宝剑,到十渡沟里的扛磨沟练武,行至山顶,因饮马无水,便宝剑一挥,在山头上凿了一口井。泉水喷出,马喝上了水。从此,清泉四季不断。后称杨井岭。

      杨二郎有这等神奇的武艺和功夫,从山上下来后,又从沿丹河的八渡村西行,路过里沟村,准备到常平孟良寨碗子城。正走着,忽听山南这崖上的山洼里有呼救声,然而数丈高的悬崖不能上去。于是便急中生智,挥剑向石崖砍去,把峭崖砍岀一条山缝,杨二郎随之上去,解救了放羊娃和一群羊。自古传为佳话。

      香炉山位于常九旅游路附近的高山上,分东西两个。东边香炉山,在九渡里沟村村上洼的背后,和葛万掌村相对。西边香炉山,在一线天东边的山峰上,由巨石自然构成。自古以来,当地百姓每遇大旱之年,便面对香炉山烧香跪拜。说来神奇,不出三天,便乌云翻滚,下起大雨,解除了旱情。

      相传宋朝年间,有一道士沿丹河周边游学。当时天旱无雨,庄稼枯死,民不聊生。当他走到里沟村时,由于饥渴,便在村里休息起来。老农给他端来一碗水,拿来一张烙饼。并对他讲了山区无雨干旱的灾情。道士沉思片刻便说:你们别担心,我给你们说一方法,你们试试如何?接着说:你们村后有一山头,今年的五月初五,你们等到半夜,可面北朝山跪拜,就有天神下凡,在山顶用巨石砌成香炉,并降落大雨。说罢道士便扬场而去。那年到了端午这天,全村人按道士所言,半夜时分对山头烧香跪拜,忽然乌云腾起,雷电大作,山上巨石翻滚,在山顶砌成了一座香炉,并下起瓢泼大雨,从而解除了当年旱情。之后,只要每年一遇天旱,山村村民便面对香炉,烧香跪拜,苍天也就降落甘霖。为纪念这位道士指点天赐香炉,人们把这座山称为香炉山。

    300多年的古树,在这村有很多棵。

    张思方


    后河湾三百年黄楝树

    扎根石缝铸年轮,栉风沐雨修此身

    雍正同庚多少岁?胸围合抱挽三人!

    树枝遒劲有力,纵横交错,像古树的臂膀伸展开去……

    古树下的房屋就是两位老师出生的地方。

    树根盘根错节,深入石缝里,把石头包起来。只有树根扎的深、扎的牢,才能不被大风刮倒。

    大队部旧址。“全党大办农业”六个大字,是张明忠老师二十多岁写的。

    当地村民把毛主席当“神”敬,认为“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

    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的画像仍清晰可见。

    八路军抗日部队住址。

    地质学家、文物专家邓宏礼老人在观察化石

    仔细观看,“鱼”“虾”等形状镶嵌在大石间,凸凸凹凹,清晰可见。

    村民在树下乘凉,悠闲自在。

    考察组成员在此歇脚与村民聊天

      自来水好喝吗?甜不甜?老婆婆高兴地说:“可好喝哩,老甜甜!”

    后和湾村委会博物馆

    农具

    织布机

    桌椅

    储罐

    水壶

    有线小喇叭

    收音机

    这个碗有年代

    子弹

    50年代的100元

    袁宗一

    七律.为后和湾抗日阵亡
                  将士立碑感怀
                       (一)
    松涛猎猎忆腥风,犹记和湾战火蒙。
    弹雨横飞沟壑冷,刀光闪溅壁崖红。
    丹枫浸染精英血,沁水鸣吟壮士功。
    今立丰碑铭汉简,九州圆梦慰豪雄。
                       (二)
    当年战火破天惊,将士横刀抵寇兵。
    不立岭前腥雨烈,和湾谷内炮声鸣。
    无名忠骨埋东野,有志丰功壮北征。
    碑刻千文铭史册,追思怀远寄豪情。

    张俊良


    为后和湾川军

    抗日阵亡将士立碑感怀


    秋风瑟瑟古槐悲,

    战地青山立墓碑。

    鏖战和湾腥雨烈,

    阻敌山口显神奇。

    敢于亮剑杀倭寇,

    立马横刀志不移。

    为国捐躯英骨在,

    英雄壮举万年垂。

    张明忠


    蝶恋花.祭抗日川军


    战地和湾深几许?

    四面环山,

    谷岭飘云雾。

    易守难攻宿军处,

    川军抗日兵营驻。


    夜袭杀倭如猛虎,

    杀敌捐躯,

    血染他乡土。

    祭拜英灵寄袞思,

    继承遗志红旗舞。


    立 碑


    ——祭拜四十军一一五旅抗日阵亡将士

    (新韵)

    北望孟良碗子城,

    南观川墓丛林青。

    英碑立起英灵现,

    红叶飞天荡碧空。

    难忘当年阻击战,

    舍身浴血毙倭兵。

    山花排列碑前放,

    革命精神万代承。

    花兴浩



    参观常平阻击战遗址暨

    后河湾川军抗日阵亡纪念碑有感


    碑铭昭示后河东,

    壮士离川建首功。

    沿岭伏诛倭寇毙,

    常平恶战汉奸懵。

    孟良寨内丹心表,

    关庙坡前碧血融。

    貂锦三千捐铁骨,

    令吾敬佩惹人躬。

    注:沿岭,常平村,孟良古寨,关帝庙均是太行山常平阻击战中的山地名。貂锦:借指将士。出自唐.陈陶《陇西行》诗中。

    张明忠


    后和湾古村游


    同登长岭享云赊,

    游览和湾饮绿茶。

    漫步碎阶察老屋,

    查观化石走深洼

    东西两井聆泉语,

    南北老槐采白花。

    开发老区待志士,

    深山百姓赏奇葩。

         古村新貌,水泥路面,二层小楼,建筑典雅,不亚于城市。

      村支书卫超年青热情有为,一路陪我们跑前跑后,服务非常到位,让我们非常感动!

      远望古村,掩映在繁花绿树丛中,古朴秀丽,令人向往!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