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我的故乡——杨河村

    信息发布者:杨河村
    2020-06-17 11:13:40    来源:杨中元   转载

    提起杨河村,很多人会表现出一脸的茫然,不知所云。

    这也难怪。杨河村由于地处偏僻,确实有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

    杨河村地处龙门河的中段,是由前杨河、中杨河、后杨河三个自然村组成的远古村落。一座座土石结构筑就的房屋,被无情的时光遗忘在大山深处。顽强地坚守着祖辈千百年来不灭的梦想,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从唐代有人在此兴建寺庙初有人烟,到明代陆续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辗转定居于中杨河,之后逐渐人丁兴旺,衍生发展了前杨河村,和后杨河村的一部分。后杨河村原名叫宋庄。成立时间较早,具体年代不详。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互敬互爱,其乐融融,亲如一家。一路传承下来,一代又一代朴实无华、勤劳善良的杨河村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生活。

    最怀念小时候,每当河水泛涨的季节,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快乐的时刻。那时的雨水似乎很充沛,河道几乎年年都要涨水好多次。从浑浊变清澈,又从清澈变浑浊。很少出现断流现象。眼看着即将干枯的河水,只一顿饭的功夫又发来了大水。由于河水几乎不断流,以至河水中生出了成群结队的小蝌蚪和小鱼儿。

    尤其是1982年龙门河爆发的特大山洪,至今记忆犹新。连日的暴雨导致河水暴涨,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山洪形成的大大小小的瀑布和溪流,场面颇为壮观。倾斜而下的山洪纷纷注入河道,汹涌的洪水夹杂着石块和泥沙,在河道内肆意的翻滚着,发出震耳发聩的轰鸣声。

    待第二天洪水流量逐渐变小,惊人的现象出现了!这时候人们发现河道内屹立多年的巨石竟然不见了。那些巨石可都是足有十几吨重啊!就这样被咆哮的洪水冲刷的无影无踪。

    前杨河村距离河滩一丈多高的滴水洞,由于地势高,在这场洪水中躲过一劫。而中杨河的河边上大约两米多高的地方,在此不久前刚打好的一眼活水机井,则被洪水带来的石块和泥沙填平。还有中杨河、后杨河两个村之间的天然大石坑——殿坑,也在那场洪水中被夷为平地。至今未能还原,甚为惋惜。那可是我们小伙伴们游泳的好地方啊!

    当年到后杨河村上学的时候,经常到这里游泳。有一次,听后杨河村一个比我年龄稍大一点的小伙伴说,这个殿坑是当年龙王爷不小心在此处摔了个大马墩儿,把河床坐出了这样一个大大的屁股印,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一个巨大的石坑。大石坑中间还有一口小井,小伙伴说这个小井是龙王爷坐下后,放了一个屁给崩出来的。我听得入神,围着大石坑上看下看,倒也十分形象。所以当时不住的点头,对此神话故事深信不疑。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感觉自己很是好笑。

    最值得一提的美景,当属位于龙门寺下方的龙王口瀑布。周边几十里方圆内恐怕也找不到这样绝美的景观。每当河水泛涨的时候,龙王口瀑布雄浑豪迈,奔腾而下。来到这里你会产生一种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感觉。可谓大气磅礴。待到河水澄清时,在这里你又能够体会到丝丝的清凉,犹如置身于人间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而每当河水断流的时候,小伙伴们总是从殿坑到龙王口之间的几个水潭里来回穿梭着、嬉戏着,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凉爽。反正这几个水潭不会枯竭。

    有时候正在嬉戏的兴头上,忽然听到有人大喊,加河了,加河了!赶紧顺声望去,发现上游果然又涨河了。这时的小伙伴们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争先恐后引领着河水一路前行,一个比一个兴奋。蜿蜒流淌的河头水推动着杂草和树枝,缓缓地向南奔涌。人群中不知是谁疑惑地说了一句:“这晴光大天的,咋会涨这么大的水?”话音未落,另外几个小伙伴齐声答道:“因为山西(省)下大雨了,所以咱们这儿又加河了”。你看,杨河村人一个个打小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说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那可是一点也不夸张。几乎人人都有特长,真可谓是地地道道的风水宝地!只是当时多数家庭的条件不允许,不少人都没能够到外面去深造,蜗在家里务农,都被耽搁了。这算是美中不足,想来令人扼腕叹息!

    故乡的龙门河,一度是山里娃放飞身心的快乐殿堂。我和当年的小伙伴们在这里度过了纯真而美好的童年时光。

    自上世纪80年代,国家政策开放以来。乡亲们先后告别大山,陆续迁往四面八方。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再回故乡。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直到2016年夏天,久违的龙门河像一条苏醒的巨龙一样,涨水了。涨大水了!乡亲们互相传递着消息,纷纷从四面八方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重拾那美好的童年回忆。

    不同以往的是,现在的人们都是开着私家车,带着手机、照相机、摄像机。不单单自己游玩的惬意,还能够把美景分享给各自的亲友团。一时间,周边十里八村的人们都慕名来到杨河大峡谷,戏水的,赏景的,野炊的。尽情的体验着大自然赐予的美妙感觉。由于在此期间隔三差五降雨,这一次河水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可我和儿时的玩伴仍觉不过瘾。商量着待河水退去时,一起到小时候未曾去过的后半段河道采风。去寻找那传说中神奇的古迹,以弥补小时候心中的遗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和杨平稳等人的一番探索,总算不虚此行。在龙王口通往黑马疙节的河道两旁,发现了大量的天然象形石。一个个活灵活现,非常神奇。除了有大家熟知的龙王爷脚印、卧马坑之外,杨平稳还发现了多个奇形怪状的象形石头。有鱼头石,螃蟹石,海豹石,天书石,太空人石,小驴饮水石,河蚌石等等。尤其是神奇的小青龙出洞的天然岩石,有模有样的,越看越形象,形象到令人乍舌的地步。左观察右欣赏,久久不忍离去。心里在想,莫非有些神话传说还真的靠谱不成?为此不揣浅陋,特为此石填词一首,由于才疏学浅,难免贻笑大方。只为博取大伙一乐。

    《如梦令》伏龙

    幽谷石间龙盘,传说化身千年。

    今日来探寻,果间石如龙颜。流连,流连,神话犹在眼前。

    朔河而上,沿途发现有大量的山韭菜,野生葡萄,鸡头参,六道木(降龙木)等等数不尽的野生珍品。

    大约走了十几里,手机地图显示,来到了山西省境内一个叫水塘的小山村。村子有十多户民房,据了解,村民均已外迁,现为空心村。民房为全石结构,建筑风格十分考究,横平竖直很是整齐。要知道,在几百年前没有机械的情况下,以大石块打造出这样高质量的建筑,实属不易。顺着村中小道拾阶而上,在距该村上面大约有二百米左右的半山腰处,有一处半间房屋大小的天然山洞。洞中有一汪清泉,洞壁上方不断有泉水滴落下来。喝一口尝尝,水质清冽甘甜。不用问,这个水塘村十有八九因此泉得名。

    继续向上前行。抬头仰望山顶,发现数百米高的山顶上有民房,不禁想起了杜牧笔下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到达山顶,向村民打听,得知该村叫前湾。这一带分别有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长城遗址和宋代的古建筑遗迹——焦赞城。由于天色已晚,于是决定先打道回府,抽时间下次约几个人再来探幽。

    当我们回过头来,向南走到马鞍山的山头时,啊!眼前豁然开朗,山下广袤的大平原,在半空中翱翔的雄鹰,还有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此刻的感觉真可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送走晚霞,劳累却快乐着!一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忙着把一整天拍来的美好画面收藏到电脑里。

    岁月可以改变我们的容颜,但却改变不了我们的初心。我更是会把这美好的人生缩影,永久地珍藏于记忆中!

    微信图片_20170605205921.jpg

    娘娘洞

    龙王口上方

    鱼头石

    螃蟹石

    海豹石

    天书石

    太空人石

    小龙出洞石

    小驴饮水石

    驴靠背石

    猪卧槽😂😂

    481690122134123789.jpg

    是谁留下的脚印,功力也够深厚的。

    龙王爷脚印真够大的

    六道木可做个手杖

    老龙吐水了

    小青龙出洞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