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信息发布者:杨河村
    2021-03-03 14:04:58    来源:杨思敏编辑   转载

    宋学义——狼牙山五壮士之一,也是幸存者之一。

    小莲花峰险顶那踊跃一跳,撼天地、泣鬼神,铸就了一种誓死不屈的气节。

    他们的英勇身姿恒久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2009年,宋学义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这距离他辞世已经过去38年。

    这份殊荣实至名归,五壮士的壮烈事迹历久弥新。

    我们从电影里或者书本上,数次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画面。

    今天又一次走进那段历史........讲述战士宋学义生还之后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宋学义,1918年生于河南沁阳县北孔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常年给地主家打长工,而他从小就当了童工,吃着苦长大。

    1937年,家中仅有的二亩薄田也因为欠地主的钱而被抵债。全家六口人只能远走他乡,靠要饭拾荒过活,生活苦不堪言。1939年夏天,宋学义一家流浪到了河北,路遇一支八路军抗日游击队。听说八路军是老百姓的队伍,最初宋学义觉得跟着队伍就不会饿肚子,他被编入晋察冀军区分区一团七连,在后来的战斗中不断磨砺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1941年9月24日,日伪军步兵联队3500余人从各个方向进攻狼牙山(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堵住山口,包围扫荡。被困在山上的游击支队、部队、党政机关干部和附近的老百姓共计两三万人,但是能够实际作战的只有200多人。日伪军以1:3的比例出动,在狼牙山参战的日军总数将近900名。

    一团七连奉命掩护转移群众工作。连长把战士分为两组,一组边撤退边掩护群众,一组把敌人引向狼牙山峭壁,这样来分散敌人兵力。七连六班原有9名战士,除了伤病员,还有五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挺身而出,让七连其他战士撤退。

    五名战士故意暴露自己,把部分敌军引向三面绝壁的小莲花峰。利用狼牙山的险峻和对地形的熟悉,以一敌十。

    25日中午,敌人向山头围攻,五壮士向棋盘坨顶峰撤去。他们已经一天一夜滴米未进了,饥饿、疲惫同时袭来,紧张的战斗他们用意志力支撑。

    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他们搬起山上的石头以反击。下午一直战斗到日落。能搬动的石头都砸光了,敌人越来越近……绝不能活着当俘虏。班长举起他那支从日本兵手中夺来的三八大盖说:“砸吧,同志们!砸吧,不能把武器留给敌人!”当战士举起心爱的枪时,眼泪却抢先滚落在岩石上.........。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狼牙山仍像一个巨人矗立着,一镜河水平静依旧在这座山上,他们送别过战友,欢迎过新来的同志,无数次地消灭过敌人;现在,他们就要和这英雄的山河永别了。亲爱的祖国,亲爱的党!永别了,亲爱的战友和母亲。

    班长正了正帽子,拉了拉衣襟,然后,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来!我们宁愿粉身碎骨 也不当敌人的俘虏”第一个纵身飞向深谷。同时,狼牙山也传来了豪壮的回声:“同志们!跟我来!……”几位战士紧跟着这回声,一齐跳了下去..........。

    今日远远眺望莲花峰,陡崖直落,毫无遮挡,四面山环绕出一个山谷,山下群峰犹如利剑般直指。别说跳,就是看一眼也让人心惊胆战。

    那年,他们中间最大的28岁,最小的才21岁。还那么年轻,怎么舍得义无反顾地离开这个世界!

    心之所向,虽千万难吾往矣;

    义之所向,虽千万险吾赴矣。

    马宝玉(1920―1941.9.25) 终年21岁。

    胡德林(1917-1941.9.25)终年24岁。

    胡福才(1913-1941.9.25)终年28岁。

    葛振林(1917~2005)当年24岁,享年88岁。

    宋学义(1918—1971)当年23岁,享年53岁。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宋学义(左)和葛振林

    五壮士跳崖后,班长马宝玉,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得以生还。

    易县毛儿岩乡龙王庙村村民冉元同在远处的大莲花瓣主峰,目睹了战士们先后跳下悬崖。日军撤退后,冉元同带领陆续回来的村民一同去壮士跳崖的地方救人:

    我们先到了两个人跳崖的地方,那里有三条布裹腿,都擦了血,一条毛巾也是擦过血的,一个手榴弹袋。这个地方的半山腰有棵山桃树,可能就是这棵树把他们挡住了,两个人已经不见了。 我们又转了个弯,找到了三个人跳崖的地方。枪已经没有了,三个人也早已经……”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跳崖当晚,死里逃生的宋学义、葛振林连夜带伤下山寻找大部队。腰部已经受了重伤、还在吐血的宋学义自己在前头探路,为的是万一碰上敌人回不来了,伤势较轻的葛振林能逃离险境,继续打鬼子。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宋学义被授予“英勇顽强”勋章

    由于宋学义与葛振林的立功表现,他们一起被组织上送到抗大二分校学习深造。 在那炮火连天的岁月,主力部队流动性大,抗大也没有固定的地点。1943年,宋学义在一次战斗中再次摔伤了腰部,二次住院治疗。因伤病的严重缘故,宋学义无法在上战场。1944年宋学义离开部队,转业到河北易县狼牙山镇北管头村落户,任村农会主席。

    在北管头村,宋学义团结贫苦群众, 动员大家积极开展生产劳动,多打粮食,支援前线,使北管头村很快成为支前模范村。 在这里,他赢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姑娘李桂荣的家就住在狼牙山脚下,第二年,他和李桂荣结婚了。

    在狼牙山镇宋学义工作了四年,离乡越久,宋学义愈加思念自己的家乡和家人。 1947年,宋学义动了回乡的念头。在回乡之前,他还想再登一趟狼牙山,祭奠逝去的战友。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战士与宋学义合影

    高低错落的独特山势剪影似狼牙一般直插云霄。没有了炮火硝烟,突显挺拔秀美。

    天不亮宋学义和妻子相互搀扶着沿着山沟向上走去。山势越来越险,前面出现了一座天然石门,两壁的数丈悬崖如刀削斧劈一般。来到近前,宋学义告诉妻子:“这就是上狼牙山的必经之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石门。

    这里也是那年我们班长马宝玉选择的第一个阻击点。

    再向上走过天梯,就进入大崖缝。宋学义指着狭窄的石缝对妻子说:“这里叫袖洞沟,再上边是狼牙山有名的小鬼脸和阎王鼻子,那是最险的地带,也是我们的第二个阻击点。

    这段路我们难行,日本鬼子就更加难行了,他们都穿着笨重的皮靴, 比我们的布鞋要重几倍……。

    过了两座小山梁,便到了牛角壶。 宋学义又指着上面的一块小山地说:“在这里我们打退了敌人4 次冲锋, 敌人的炮火打得很凶猛,我们在这儿利用周围的石洞做隐蔽,使鬼子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炮弹。 ”

    走过牛角壶,宋学义领着妻子从右边开始向上爬,直奔棋盘坨主峰的三烈士塔。

    中午时分,他们刚到达棋盘坨顶峰,他郑重地摆上供品,拿出纸钱。

    一切准备停当,宋学义双膝跪地, 上香烧纸钱。他低着头,无声的泪滴落下来:

    “马班长!胡德林!胡福才! 我是宋学义呀!我来看你们来了! 跳崖时班长讲,我们为民族解放而牺牲,有价值,值得! 你们的英名已经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日本鬼子被打跑了,你们知道吗?……”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狼牙山三烈士塔,左上为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宋学义

    1947 年6 月15日清晨,宋学义怀揣政府签发的路条,带着妻子李桂荣万分不舍地离开了他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经过40 多天的跋涉, 回到了他的家乡。

    离别家乡已经八九年,回来之后才知道不幸的消息:哥哥惨死在煤矿;为求活命,姐姐和妹妹被卖与他人;父亲也因病饿交加,死在要饭的路上。

    刚回到家乡的宋学义没有房子住,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找来了一些残椽旧瓦,盖了个能遮风避雨的房子。到上世纪50年代初,宋学义家依然家徒四壁。

    宋学义跟乡亲们讲他这几年的经历,只说他是在外面当八路军打日本负了伤。回乡的4 年多时间里,乡亲们只知道宋学义是个有功劳的残疾八路军。

    一次,他的大儿子宋大保在学习语文课本上的《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发现叫宋学义的战士和父亲同名同姓,就回家问他是不是课本上那个宋学义,他摇摇头说:“咋会呢?不是、不是。”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宋学义老家

    1951 年10 月的一天,北孔村的宋学义收到一封来自河北省易县北管头村的挂号信。

    听说是娘家那边的来信,宋学义的妻子李桂荣兴奋地来到丈夫身边看个究竟。宋学义拆开信一看, 只见上边写道:

    “学义吾婿,中央开会,到处找不到你,前几天县里来人, 让通知你赶快回来一趟。切记。 岳父。 ×年×月。 ”

    事情的缘由是: 党中央决定召开全国老军人、老烈属代表大会,宋学义也在受邀之列。可此时壮士身在何处? 他们找到了宋学义在狼牙山曾经工作结婚的地方。 于是,这才有了河北易县北管头村宋学义岳父的来信。

    宋学义的老友、曾长期在沁阳任职的老干部张贺兆说,“要不是1951年的全国寻访英雄活动,人们或许就永远不知道他的下落了。 ”

    当上级领导看到面前的宋学义,都忍不住感慨,他那因为跳崖受伤永远佝偻着的腰身。吃力地撑着,还有一贫如洗的家,就是著名的抗日英雄的真实生活状况。

    儿子宋福保回忆:

    父亲和母亲1947年回沁阳老家,直到1959年‘壮士’身份被认定,这10多年间,他没和任何人表过自己的功绩。

    与父亲共同生活的20年中,父亲从来没有对儿女们讲过自己的身世,即使后来成了英雄、名人,也从来不向组织伸手,倒是时刻严格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拿他来做挡箭牌去做特殊的事,享受特别的待遇。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宋学义(中)

    当时的北孔外号“百苦村”,地处沁河南大堤的堤窝里,一到夏秋汛期,河水就通过地下渗到堤外,村里地里汪洋一片。洪水退了,到处还是隐地皮水,一锨一个小水坑。井里的水都是苦的,收秋种麦以后,地里泛盐碱白茫茫一片。

    当时担任村农会主任的宋学义领导全村人挖河排涝。暴雨天,宋学义观察水流流向,做记号。找人绘制排涝河渠图,大会动员、小会讲解、个别谈心,聘请技术人员作报告,向县里申请来了一万斤救济粮作为工程补助。

    开工时,宋学义带头跳进结冰的水里,挥动钢锹……休息时分,人们找到躲到小庙痛苦呻吟的宋学义,人们发现他的腰部戴着特制的腰卡……

    宋学义到河南滑县开会,适逢河堤决口,在场的群众手足无措。宋学义当场跳进水里大喊:“我是‘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大家听我指挥,没带工具的下水,挨个坐在决口处筑成人墙。”人们顿时跟着扑通扑通都跳了下去,用身体堵住决口。“宋学义”仨字好使,他自己清楚。该啥时候提,他心里更清楚。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1971年6月26日,宋学义因为身体长时间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不幸病逝,终年只有53岁。英雄........浩气长存,虽死犹生。

    1979年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长眠于沁阳烈士陵园。

    战场到家乡,从壮士到农民,战时的英勇顽强,和平年代的默默无闻,宋学义,都以同样对党的忠诚,成为后人楷模。

    宋学义所在的王曲乡有一所中学被光荣地命名为“宋学义中学”。

    这所学校的老师会给每一位新生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

    传承的意义是英雄精神的寓世和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